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残疾人总数约8502万人,其中视障、听障及肢体残疾人数达5798万人,占比68%。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如何让残疾人共享科技红利、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电子导盲犬、智能仿生手、无障碍导航……一大批切中残障人士生活“痛点”的科技产品,正努力消除他们与外界的数字鸿沟,很多残障人士借此开启了“无碍”生活。 电子导盲犬:视障人士的“第二双眼睛” 只需牵住“狗绳”,报一声想去的...查看详情 →
据“中国的航天”公众号消息,11月28日,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正式投入使用仪式在澳门举行。作为我国地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该卫星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该项目由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开辟了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是推动双方实质性科技合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树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良好范例,对于加快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提升澳门在国内与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详情 →
在一个展馆中布置的室内攀岩墙上,一名右下肢截肢的人士灵巧展示攀岩技能。他使用的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智能仿生腿,不仅帮助他恢复日常行走能力,就像室内攀岩这种较高强度活动也能轻松完成。 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23日至27日在杭州举行。本届博览会上不仅有华为、阿斯利康、松下等国内外企业展示制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像强脑科技有限公司这样专注脑机接口技术的公司也备受关注。 脑机接口经过国内外科研团队多年开发,已取得不少进展,目前有两大技术路径。美国企业家埃...查看详情 →
今年以来,从人形机器人加快产业化落地,到工业机器人市场继续领跑全球,我国机器人领域基础研发能力迅速提升,市场应用加速拓展,功能种类更加丰富,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记者来到这间研发人形机器人的实验室时,科研团队正在测试机器人的同步能力。眼前的机器人不仅可以通过摄像头,捕捉人们的动作后进行同步模仿,还可以通过脑机接口、肌电交互等方式,捕捉人们的脑电信息和运动意图,直接同步控制机器人的行为。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查看详情 →
11月17日,开普勒先行者系列通用人形机器人(以下简称"开普勒人形机器人")正式面世,包括先行者K1、先行者S1和先行者D1三个型号。现阶段,人形机器人是全球科技领域的火热赛道。开普勒专注于通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及应用生态构建,自主研发的开普勒人形机器人以无限接近人类形态为目标,拥有高度仿生的类人行结构和运动控制,未来可实现商业化量产,预估对外售价2-3万美金之间。"人类新朋友"揭开面纱 满足多元场景需求在诸多风靡全球的科幻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各种以假乱真的人形机器人主角。虽然这只是编剧们...查看详情 →
第二十一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即将于11月9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在11月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详细介绍了本届电博会的准备情况及亮点。 作为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界规模较大、参展企业众多、产业配套齐全的知名展会之一,电博会正站在新起点、迎来新使命,接下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接力棒,为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能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发挥平台作用。新思路:“数字经济”与“融合发展”共同谋划 ...查看详情 →
类脑智能已然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热词。近日,“问天I”类脑计算机技术成果在江苏南京发布,该计算机模拟大脑神经网络运行,是国内目前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 类脑智能又被称为神经形态计算,它通过模仿人类大脑的运作方式,让计算机软硬件实现信息高效处理。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它具有低功耗、高算力的特点。 “人脑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它的简约高效无与伦比。因此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们设想,能否以大脑为原型开发出更强大的人工智能。”谈起类脑智能,北京...查看详情 →
工信部日前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工信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是未来产业...查看详情 →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现在,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行业,无论是民生领域还是重大工程,都有机器人大显身手。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走出了一条以“机器人+应用”深耕优势行业,带动技术突破、迭代升级产品、提升产业规模的创新发展路径。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杭州第19届亚运会、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各种形态的机器人令人眼界大开。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机器人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也在工业...查看详情 →
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上,残奥会游泳冠军徐佳玲用充满科技感的智能仿生手高擎火炬“桂冠”,点燃了主火炬,拉开杭州亚残运会大幕的同时,也让世人直观感受到了科技助残的力量。徐佳玲在开幕式上使用的这支智能仿生手,由浙江强脑科技研发,据介绍主要由仿生手和接受腔两部分组成。接受腔将仿生手与用户的肢体相连,内部有一圈高精度的传感器来获取用户的肌电和神经电信号;而仿生手的控制引擎通过大脑在肢体的外化表现迅速理解运动意图并指挥仿生手完成相应的动作。这样,通过仿生手来抓握和传递火...查看详情 →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尤其是大模型的涌现,算力作为基础支撑受到广泛关注。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我国算力产业发展情况怎样?后续将如何?“算力作为新型关键生产力,已成为影响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10月20日国新办举行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工信部加快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取得积极成效。一是顶层政策设计持续加强...查看详情 →
从昔日的庄稼地到如今的高科技产业园,一家家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一批批高层次人才在这里安家落户,贵州省贵阳高新区创新动能强劲。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贵阳高新区依靠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以“大数据+”探索新型工业化之路,取得了累累硕果。 如今,在贵阳高新区,一大批传统企业,因为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而实现了华丽转身。 让园区企业实现数字化“蝶变”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今年前10个月完成产值约2.9亿元——这是贵阳高新区辖区企业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出的...查看详情 →